近日,来自辽宁丹东的李鑫接过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如愿成为清华经济、金融与管理类专业的一名新生。
李鑫出生于一个父母均是聋哑人的家庭,在 " 无声的爱 " 中长大。在二十多年的人生中,特殊的家庭环境也曾给李鑫带来迷茫,但家人的陪伴和支持,成为他不懈奔跑的底气。
"爱是没有差别的
虽然形式不同,但都会让人感到温暖"
因为父母都是聋哑人,李鑫从记事起,便跟着住在另一个城市的爷爷奶奶生活,是爷爷奶奶教会了他说话写字。七岁左右,为了上小学,李鑫回到不常见面的父母身边。
一开始的时候,李鑫很不适应,因为父母不会说话,也听不见他说话,为了能顺利沟通,李鑫跟着父母学习手语。学习过程并不轻松,父母想表达一个意思,只能一边借助肢体语言,一边拉过李鑫的手在上边写字。
跟一般人想象中寂静的 " 聋哑人之家 " 不一样,李鑫说自己的家里" 并不安静 "。因为父母听不到声音,所以也不知道自己发出的声音有多大,他们趿拉着拖鞋走路的声音,晚上上厕所的声音都会影响到李鑫。
李鑫尝试跟父母沟通,"但他们感受不到,或者说觉得自己已经很注意了。这种情况下,我必须学会换位思考,更多地去理解他们。"
△李鑫和父母在一起
生活中不方便的地方不仅如此。李鑫父母出门办事的时候,往往要借助旁人的力量帮助沟通。在李鑫懂事前,亲戚们承担了这个任务,但在李鑫懂事后,他就成了父母的专属 " 传话筒 "。
在某些时刻,李鑫也曾感到麻烦。但想到如果自己不在,父母便没办法和人正常沟通,李鑫便释然了," 我爸妈就是这样的人,当儿子的就要多帮忙。"
特殊家庭环境所带来的困扰,在李鑫进入青春期后爆发出来。进入初中后,李鑫发现自己开始在意别人的目光," 比如学校开家长会,我跟我妈用手语交流时,总有人会多看我们两眼,即便这种目光不带恶意,我也会感到不舒服。"
那时候,李鑫跟父母外出时会刻意避开同学,他还跟他们商量,能否在外出时不使用手语。李鑫父母对儿子的情绪十分理解,但当他们真的按照他的想法行事,李鑫又陷入后悔和自责," 当时的我只看到了自己,却忘了这深深地刺痛了父母的心。"
从拒绝到接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种很微妙的感觉,突然就觉得别人的目光没什么了。" 他意识到," 爱是没有差别的,这种爱可能只是体现的形式有些不同,但都会让人感到温暖与幸福。"
走出青春期困境的李鑫,同时也走出了学习的瓶颈期,考上了丹东市第二中学的实验班。
"梦想总要有的
万一实现了呢?"
5 岁那年,家人带李鑫到北京旅游,特意去了一趟清华。在李鑫看来,这是他同清华缘分的开始,"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但李鑫也说,对于大学,自己一开始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因为 " 刚上高中时,成绩不够好,数学还考过不及格 "。
初升高的适应阶段,李鑫成绩没有跟上,但他对此并不是很着急。李鑫说,自己成绩不好时,父母也不会施加压力,而是说 " 不要急,慢慢来,着急也没用 "。他将这种心理支持称之为一种" 超绝松弛感 "。
带着家人给予的空间和自由度,李鑫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高中的前两年李鑫选择住校,那时他每天最早出门、最晚回寝,甚至 " 打饭阿姨都会每天留一碗面给我 "。渐渐地,他的成绩显著提升。
△李鑫高中时的学习笔记
然而临近高三,繁重的复习任务和枯燥的课业循环,让李鑫陷入倦怠期," 每天都在忙碌,却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为了保持状态,高三时李鑫选择走读," 为了和家人多见面,有一个很亲的人在旁边陪着自己,我就觉得很有动力"。
那时最让李鑫感动的,是每天早晨妈妈给他做的早饭,"她用不了闹钟,却能每天早晨五点准时起来给我做早饭,我都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
带着家人的陪伴和老师的支持,李鑫燃起了挑战清华的想法。
" 我想去帮助更多残疾人 "
2024 年 6 月,当高考最后一科考试收卷铃声响起时,李鑫的高中生活也正式结束了。" 我的求学之路充满了他人的关爱,我不是一个人在考场里奋笔疾书。"他最终被清华大学经济、金融与管理类专业录取,理想的种子终于绽放成花。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李鑫把 " 拆箱 " 的工作交给了妈妈。他回忆,那天妈妈特地掐着点给全家人订了一个蛋糕,激动地拿着通知书反复端详,用手语对他表达着 " 激动 " 和 " 好看 "。
谈及未来的理想,李鑫表示,希望能帮助更多人,也希望能够结合自身所学,为扶残助残事业奉献力量。" 因为父母的关系,我会更加关注残疾人群体,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更多的残障人士。"
加油,李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