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9月12日,2024年服贸会上,通用人工智能算力论坛在首钢园举行。本届论坛以“智无界算筑基释放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一众行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算力发展的新可能。如今国内市场无论大中小企业,纷纷数字化转型,“万物上云”的需求背后隐藏着庞大的市场潜力,如何拓展算力生态边界、如何孕育更高效的模型,这既是行业的问题,也是行业的机遇。
释放底层软件潜力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郑纬民谈到,发展人工智能、构建国产算力至关重要,其中的关键因素在于发展软件生态系统,充分释放底层软件的潜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交通大学教授张宏科则表示,算力网络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呈现出多元泛在、智能敏捷、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等特征,创建新型互联网体系架构,是抢占未来经济主战场的迫切需求。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制算产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供需不匹配,能耗、安全、软硬件协同方面也存在着问题,这些难点是初期探索的必经之路,将在未来的实践中逐步消化。
市场仍处于发展探索期
据与会专家介绍,目前我国AI算力仍然处于发展探索期,一众企业纷纷涌入市场,为AI算力提供自己的方案,总体呈现出规模小但层次丰富的特点。
从数据上来看,截至2023年底,全国带有“智算中心”的项目有128个,其中83个项目有规模披露,规模超过7.7万P;不同智算中心的规模差异较大,算力规模一般在50P、100P、500P、1000P;也有规模高达12000P以上。
从项目规模来看,智算中心项目中63%的项目算力规模小于等于500P,17.7%的项目算力规模为500—1000P,呈现出小规模、多层次的态势。
这种“百花齐放”的态势,也侧面展现出市场的活力,观察市场不难看到,如今的小微企业也纷纷数字化转型,做到“万物上云”,也正是通过数字化转型和云计算的发展,带动了云服务市场的潜力,转移市场机遇,将由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数据服务企业共享。
丰富的应用与商机
在论坛现场,一众企业也展示了前沿的计算能力,并对当下的产业动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例如企商在线与“北龙云海”汇聚中科院及算力行业多方技术力量,联合发布了智算中心运维服务产品,服务体系涵盖了从基础设施、网络到IT设备的全方位运维服务。包括GPU等关键计算资源的维护与性能优化,ROCE和IB专业网络组建,同时还提供网络优化、模型调优等增值服务。
企商在线董事长兼CEO王毅表示,当前,算力产业正面临GPU供给受限、开发生态闭环不足、模型落地难等挑战。公司作为数算融合服务商,积极应对挑战,专注于算力网络和调度,创新商业模式探索,构建开放共赢的算力融合生态。
论坛上,新华三集团副总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李飞解读了AI算力与新质生产力的相互呼应,他表示,新质生产力是对原有技术路线的根本性颠覆,新华三以“算力×联接”为核心战略,基于行业数据与应用场景的大模型定制化和解决方案能力,全面助力用户AIGC端到端落地。
除了面向企业、个人客户外,如何让AI算力在市政管理中扮演更多角色,也是本次论坛的重点。软通智慧首席技术官杨旭青深入探讨了“数据+AI”的双引擎驱动模式,并详细阐述了构建AI算力灵畅服务体系及面向AI的数据治理框架的思路。他强调,大模型的应用将有效推动城市服务智能化转型,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业内观点看来,通过企业、机构、院校、政府等多方合作,下一步我国将布局出连接更广、更加灵活高效的算力互联网,促进算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王柱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