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天勇谈经济
周天勇
中国自从进入21世纪初后,特别是21世纪开始的五到六年,经济发展有点景气和基础了。于是,发展理念上,建筑要想街道整齐划一、要盖高楼大厦、要拆除小街小巷、要清除小平乱散房屋,经济要企业做大、产业要高大上、要消除小乱差,生态环境要达到发展国家的水平。
于是,从中央一些部门,到各级地方政府,先后进行了多次对于城乡建设和个体民营企业在产业布局、生态环境、生产安全和城乡建设方面的整改运动:1.有整治农村乡镇“五小企业”,既低(水平)、散(分布散)、乱(有时鼓励,有时定为手续不全)、差(设备工艺差)、污(有排放)乡镇企业等运动;2.有腾笼换鸟、发展大型企业,使产业升级(让大型外资、民企进入,中小微企业被拆除和转移)的运动;3.有压过剩产能运动(主要是强国有和压民企业数量和生产量);4.还有对企业生产消防、危化、机械、塌方安全方面的整治运动;5.有对企业的温室有害气体、垃圾和污水排放等生态环境整治运动;6.有对农村城郊“大棚房”和“空心屋“,还有对城乡“违章建筑”强拆运动;7.疫情三年期间,行政违法封门、封街和封企业等运动。
这七次中小微企业整治和封店封厂运动的对象,绝大多数有地方政府、工商和建设等部门同意的合法文件。但在整治时,以手续不全,现在的政策与当时政策变化,有关部门有精神下达等理由强制进行处理;一般对绝大部分企业是强制拆除、勒令关停、强令关闭、不予补偿、甚至没收土地;而封门、封街、封商店和封生产厂,大多没有正式文件,有口头电话通知,甚至社区物业一张纸就可以封。而对这种民营企业财产的拆除、灭失和造成的损失,各级法院一般不愿意受理,立案受理了的大多数败诉,少部分胜诉也很难得到政府的执行,而且在以后的生产经营中很容易受到有关各个方面的报复。
东亚一些人口稠密和国土面积不大的国家和地区,没有那么多表面的高楼大厦,宽直大街,除了一些主干道外,普遍是小街小巷;居民住宅30多层的非常罕见,一户建和两三层的住宅居多;我们理念方面看不上眼的中小微企业很多,解决了他们的就业。这并没有影响他们进入发达经济体的进程。
笔者估计,历次整治运动被行政拆毁、关停和使其破产的中小微企业和商户在5000万左右,累积造成的就业岗位损失在2亿左右,如果年工资收入平均按照货币现值70000元,平均影响了20年计算,即使影响率为50%,20年来,居民损失了60万亿元的劳动收入,考虑中小微企业和商户劳动者收入消费率较高,损失的居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为48万亿元。这对于国民经济不能不说是非常不应该有的后果。
笔者认为,每一次从某个方面看,可能是正确的。但拆了不补偿,对于创业者的后果是伤筋动骨。拆一两次,可能还能承受,前后拆七次并没有多少补偿,可能无法承受,并在总量和宏观上合成谬误,形成如劳动者就业、家庭收入和居民消费方面的灾难性后果。现在提出的是,这不是一次两次,而前后是七次;这还看不到会停止的前景,如某些地方强拆还在继续。前多次一些典型违法的强拆,到现在没有一个安抚人心的婉转说法,也没有一个典型案例标志性的纠偏。那么,现在的问题是,中小微投资创业一次,被拆一次,再创业,再被拆;疫情刚缓解开店了,被封了,又开了,又被封了┅;创业的时候,鼓励并没说是违法,拆的时候变成了违法建筑;创业者又得不到合理的补偿。
关键还是有某县这样的,还在象征性补偿强拆回乡青年创业经营的经济园林;还有西部某县,政府招商青年回乡的项目,政府担保的贷款,政府将企业拆毁了,还要拍卖创业经营者仅有的住宅,让其无家可归,流落街头。这样强拆造成的营商环境,如果不反思,如果不纠正,谁还能确定未来不会再被强拆了?目前,中小微企业创业者有的是不安全感,没有的是信任感;有的是躺平行为,没有的是去创业的激情。
经济都这样了,党和政府需要的是恢复信任,恢复老百姓创业和经营需要的安全感。现在严厉问责的应当是,如某县强折经济动园林一样的行政违法人;制止的应当是一些如某县政府自己拆毁了自己招商来的有收入来源的企业,还要强卖企业家住宅还政府自己担保建设企业贷款的行为。只有严肃纠正和处理这些全国的典型案件,才能使有志的人们再信任国家和各级政府一次,才能对未来有安全感,起来创业、增加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和扩大消费。才能真正拯救和复苏经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