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上海高校学者共同发起了“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教育”系列活动工作坊。日前,系列工作坊第二期以“音视频平台读书博主与文学传播”为主题,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召开(会议回顾见:《音视频平台读书博主能帮助提升大众的阅读兴趣吗》)。B站、小红书“编辑渡边”博主渡边,小红书“少说话多看书”博主小李,播客“咸柠七”主理人曹柠,播客“无边界电台”之“地铁坐过站”主理人btr,以及上海文艺出版社当代文学出版中心负责人张诗扬等五人作主题分享,来自上海各高校的20余名学者围绕相关问题深入研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李娜、霍艳两位学者作为“特约观察员”对本期工作坊进行了学术观察。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霍艳的现场观察发言,题目为编者所加。
很荣幸担任此次工作坊的特约观察员,“文学教育”也是近年来我重点关注的话题。关于“音视频平台读书博主与文学传播”这个话题,我几年前就有讨论过,但那时候我不称他们为“读书博主”,而是命名为“互联网读书人”。
工作坊特约观察员霍艳
今天我们所讨论的文学播客、视频网站、小红书的读书博主都是 2.0、3.0、4.0版本,几年里这个赛道不断升级迭代。但我想着重介绍下最初版本,也就是第一代读书博主,对“读书博主”发展的前史进行一个回顾。
我所谓的“互联网读书人”,主要是指止庵、史航、谢其章等人。他们最初活跃在微博上,一亮相就区别于传统书评人,不侧重书的评论,也区别于学者,不侧重学术研究,而是致力于探索“读书”与日常生活结合的路径,是一种碎片化的评论,有感而发。
他们受到关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众对当时言之无物、口水化、小圈子自说自话的文学评论充满了厌倦与不信任。“互联网读书人”由此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明确对立面,就是学院派不说人话的那些人。
“互联网读书人”的文学评论有其鲜明特点。首先从表现形式来看,这些评论因为发表在微博,字数限定使得语言更为平实简洁、观点鲜明,符合互联网的评论生态,点评一针见血,常有精彩的句子和想法,能引起读者共鸣。他们采用了抽象概括、制造对立、提炼金句、刻意剪裁、反讽、暗讽等手法,表达凝练,使得评论有击中要害之感。与学院派的理论缠绕和空洞话语相比,他们的文学评论则落在具体之处:一个结构、一个细节、一个人物、一个词语,注重阐释,言之有物。
“互联网读书人”有着鲜明的个人趣味和评判标准。图为止庵微博截图。
第二,这批“互联网读书人”有着鲜明的个人趣味和评判标准。一上来就会先亮明自己的观点,没有模棱两可的表述,这和当时文学评论中缺乏判断、滥用理论词汇和缠绕纠结的话语回避判断、沦为小圈子里的封闭游戏有着明显的区别。哪怕对于某些作家、作品有偏执性的喜爱和厌恶也毫不掩饰,比如止庵对于张爱玲、周作人的喜爱和他对于郭沫若、老舍的批评。
第三,他们视野较为开阔,能从一部作品迅速联系到另一部作品。并且善于运用比较的眼光,建立一个打通古今、中外的坐标,把作品放在更长的历史脉络和更广阔的文学视野里考察。同时涉猎不同艺术形式,能从文学谈到电影、舞台剧等。
第四,“互联网读书人”强调作家、作品和生活的关联,重视文学作品对日常生活的呈现,认为好的作品应当映照出写作者独特的生活态度和敏感度。同时他们称赞“好看”的、能让读者进入到文学所创造的情境中来的作品,他们更能站在读者角度考虑问题。
第五,“互联网读书人”对文体保持着高度敏感,特别注重叙述角度的选择,会对叙事技巧进行拆解,把评论从“写什么”拓展为“怎么写”,告诉读者好在哪里,对受众进行一种精英化的文学教育。
当然,这一代“互联网读书人”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他们的语言有些刻薄、趣味比较狭隘,有时会夹带私货。他们评论时善于制造二元对立,尤其是美学性和政治性的对立,可当他们只强调文学性、审美性,不注重社会、历史环境和作品具体的接受语境时,会导致现实问题被轻易转化为文学问题消解了。
也是这批人最早利用其他媒介进行文学传播,比如录制短视频、播客等,但很快他们就被更年轻的读书博主取代了。但我觉得这群人的文学评论、传播还是比较有质量和启发性的,对当时的文学接受造成了冲击,读者真会按照他们的推荐选择作品。现在的读书博主虽然数量多、更新快,但存在批量生产的情况,也缺乏关于文学作品好坏的讨论,丢失了过去好的品质。
小红书“读书博主”的文案
而我所说批量生产的读书博主是什么样的呢?我以小红书上一个有着45万粉丝的读书博主为观察对象,我分析过她文案特点,发现她运用了一套身体语言评价系统。比如标题“一读就完全放不下、读完久久不能平复、第一页我就跪了!”、“她的书我闭着眼打五星、不忍释卷、实在沦陷、熬夜爆肝也要推荐”、“这本书像光一样救赎了我”、“越看越上头,读到颅内狂放烟花”、“这本书我想劝你不要看,怕你把眼睛哭肿,读完意难平”……这些题目渲染阅读所带来的身心体验、描绘身体如何与书发生关联、靠夸大身体感受与读者拉近距离。这种高度身体化的分享形式,使得作品好坏的标准变成能否激发身体反应,而不是带来精神思考。将文学深度通过场景转化为阅读沉浸度,把获得身体感受作为阅读目标。这固然和年轻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但很快变为批量复制的套路,读书人发自内心的分享也变成了一门生意。
我希望通过读书博主前史的介绍,能重新唤起一些过去优秀的品质。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