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宏福苑五级火遇难者增至36人,另有279人失联。
11月27日凌晨,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根据本次火灾现场初步调查情况分析,不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性,目前已经交由香港警方进一步调查。
11月26日下午2时51分,宏福苑其中一栋起火,之后大火借风势波及至临近的7幢楼宇。火警级别在4个小时内陆续升至5级。目前现场火情已经基本受控。
当天晚上,临时庇护中心向无法回家的人士开放。社会福利署派出社工和临床心理学家等工作人员,为受灾人员和家属提供情绪支援。
事发地位于新界东北部,临近新规划的香港北部都会区。当地住房以公共屋村为主,成本较低,但交通便利。
香港约有三分一居民居住于房委会的67万个,及房协的15万个出租公屋单位。宏福苑是典型的老旧公屋群,共有8栋,楼高32层,楼龄42年,外墙维修工程日益频繁。
据香港中原地产公布的最新可查数据,宏福苑总居住人数4643人,其中75.0%为香港本地出生,36.6%是65岁及以上的居民。

29年前,香港闹市也发生过类似悲剧。1996年11月20日,九龙弥敦道繁华商业区的嘉利大厦内,电梯维修工在烧焊作业时引燃了木板杂物及建筑材料,火势通过电梯槽的烟囱效应迅速蔓延,最终导致41人死亡、80人受伤。
这场悲剧再次暴露了香港城市更新的深层矛盾。据悉全港楼龄超40年的建筑中有约30%存在类似隐患。近3年来,当地已发生17起维修工程事故。
据初步判断,起火楼栋当时正在进行维修,施工竹棚成为火焰快速攀爬的“阶梯”,而楼内的木板隔间则形成了烟囱效应,导致逃生通道被浓烟完全封锁。
香港地区的建筑施工行业有长期使用竹制棚架的传统。这种可以就近取材的天然材料搭建效率高、可循环使用,但却是“隐形燃烧弹”。香港建筑署《外墙工程指引》显示,棚架在干燥环境下燃点仅150℃,燃烧时会释放大量可燃气体。
最近一周,入秋之后的香港天气整体干燥,最低湿度可达65%,受冷空气和台风外围环流影响,风力持续较大。
2016年2月12日旺角花园街纵火案中,竹制棚架和聚丙烯防护网构成的组合使得火势迅速蔓延,所幸消防人员迅速将火扑灭,无人受伤。今年10月18日,中环华懋大厦后巷的竹制棚架突然起火,短短15分钟内整栋大楼被吞没,最终4人受伤送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