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9年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5年间,临港新片区聚焦开放、创新两大使命,砥砺奋进,以“五自由一便利”为核心的开放型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以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已在滴水湖畔崛起。
如何继续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与世界接轨?如何让经济增长保有源源不断的“燃料”?如何让这座年轻的城始终吸引人才、吸引创业者?站在五周年的重要节点上,临港新片区总结过往、谋划未来。
国际局势动荡、全球经济放缓,站在东海之滨、距离世界最近的地方,临港这片不熄的创新热土,正在成为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支点。
傍晚时分,在上海东南角滴水湖的东岸驻足片刻,你会看到落日将从这座新城的新地标——西岛金融中心双子塔楼的正中间穿梭而下,直至躲进湖面留下一片静谧。
湖的另一端,则刚刚开启一天的热闹。下了班的年轻人、白天被烈日劝退在家的老人小孩、热衷环湖骑行跑步的群体,此刻正像这个夏季里过去的每一天一样,在滴水湖西岸找寻自己的多巴胺。
城市生动的外衣之下,是成长五年后的临港新片区构建起了强大的心脏和骨架。
自2019年8月20日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成立以来,5年间这片创新开放的热土昼夜不歇。城市天际线不断刷新,关键、前沿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百余项突破性创新案例在这里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而落地。
临港新片区正在从“建设期”转向“运营期”。对临港而言,五年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节点,回眸审视过去奋进之路,而后整装待发,以更坚实的步伐迈向新一轮改革开放征程。
滴水湖西岸,西岛金融中心(暂定名)双子塔楼计划于明年竣工。图 澎湃新闻记者贺梨萍
初步建立开放型制度体系
在8月19日上午的滴水湖法治论坛2024“临港法律周”启动仪式上,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赵义怀强调,制度性开放是临港新片区对外开放的灵魂。
临港新片区的重要使命就是代表国家去试制度、探新路,去扩大开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要求新片区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要选择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开放度要求高但其他地区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领域,开展更大力度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的探索和试点。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方面了解到,临港新片区成立五年以来,《总体方案》明确的改革创新任务已基本完成,出台各类政策330余项。以“五自由一便利”为核心的开放型制度体系(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信息快捷联通)已初步建立,形成突破性创新案例138个,其中全国首创案例70个。
临港新片区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提升“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累计实到外资57.24亿美元,累计对外直接投资56.72亿美元。新片区优良营商环境成为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源要素集聚、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的重要软实力,累计新注册企业超10.7万家,注册资本金超2.3万亿元。
例如,在投资自由方面,设立全国首个外商独资整车制造项目—特斯拉。过去的2023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累计交付量已攀升到94.7万辆,同比增长33%,在其全球产能中占比过半。
在贸易自由方面,创新海关监管模式,建设更高开放度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实行并优化以“一线径予放行、二线单侧申报、区内不设账册”为标志的“六特”海关监管制度。“十四五”以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7.5%,离岸贸易规模从2020年的11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132.2亿美元。
资金自由方面,加快建设功能型金融平台,设立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建成全国首个“前市后司”再保险交易大厅。目前已共有15家再保险运营中心以及3家保险经纪公司获批入驻,2024年力争实现再保险分保费收入达到100亿元。
运输自由方面,推进航运绿色化转型,率先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液化天然气)“船到船”加注业务,累计完成加注作业超100艘次,加注量超60万立方米,洋山港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国际航行船舶LNG加注港。而过去的2023年,洋山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500万标箱,在上海港4900万标准箱中的占比攀升至51%,助力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4年蝉联全球第一。
人员从业自由方面,较新的一项创新即是实施更加便利的出入境和停居留政策,率先建立电子口岸签证机制,今年7月落地我国首例电子口岸签证试点。新加坡人钟儒育成为第一位持中国电子签证入境的外国人,在瑞士、英国、美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地从事银行、创投及股权投资工作超过20年的他,现担任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金融贸易现代服务业发展首席战略官。
以上述全国首张电子口岸签证正式落地为例,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制度创新和风险防范处副处长林鹤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在国际局势复杂的情况下,这实际上是释放一个信号,临港新片区始终坚持对外开放。”
林鹤表示,当下临港在制度创新时尤其关注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政策的精准性。“制度创新要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赋能产业的发展,也能够真正带动一个地区的发展。”林鹤认为,制度创新不是简单的任务分解、推动落实,而是要有重点突破的方向,和产业发展要双向奔赴。
同样在上述滴水湖法治论坛2024“临港法律周”启动仪式间隙,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郑天衣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临港新片区本身定位是一个开放型经济压力测试的试验田,在开放型经济拓展过程中必然会有大量的商事活动,有商事活动就会有商事纠纷,“商事纠纷怎么处理?这反过来对整个经营主体的规范运作、风险防范是有预警作用的,也有助于经营主体化解自己的纠纷。”
而就在8月18日当天,《浦东新区法院进一步加强服务保障临港新片区建设十项举措》发布,正是以实际举措支持临港新片区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郑天衣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站在临港新片区揭牌成立五周年的关键节点,随着发展向纵深推进,制度创新又如何去啃最硬的骨头?
临港要勇当敢打敢拼敢争先的“小老虎”,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好各项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任务。“在制度创新方面,我们经常说进入了深水区、无人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讲究策略和方法,需统筹推进、各部门之间更要形成合力。”
林鹤同时强调一点,临港新片区对标的是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这种对标反映在制度创新上,则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对标是肯定的,但不是说所有的政策都要一模一样。包括国内像海南、深圳、横琴等,也有非常好的政策,但各地都有自己特殊的使命,临港要‘生长’出适合临港新片区的政策。”
世界级产业集群从无到有
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在8月19日举行的东方芯港五周年大会现场表示,临港新片区的使命是为中国高水平改革开放试制度、探新路、测压力,另一方面就是要做上海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要为上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做出量的贡献和质的保障。”
过去五年时间里,临港新片区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自设立以来,临港新片区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分别为19.8%、34.6%、33.4%。累计签约前沿科技产业重点项目超570个,涉及投资额超6200亿元。专精特新企业从新片区成立之初的26家增长到如今的473家,高新技术企业从新片区成立之初的254家增长到如今的1493家,科技创新型平台达到19家。
“我们要把燃料电池从上海临港带到全国去、带到全球去。”全球动力系统巨头康明斯新能源动力(上海)总经理景帅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表示,氢能产业还处于它的“幼儿期”,“干氢能,企业需要长期主义,更需要政府的引导、关爱和支持。”
此前的2021年9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协议,共同推动康明斯氢能中国总部落地临港。该项目打造康明斯氢能中国区总部、新能源研发中心及制造基地,项目计划实现产值100亿元。2022年12月,康明斯首批国产HD120燃料电池投产,并交付客户,自此燃料电池业务在中国进入发展快车道。
总部位于新加坡、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和发光二极管行业的集成和封装设备供应商ASMPT近两年加速推进了其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今年的5月27日,ASMPT在临港设立的奥芯明半导体设备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下称“奥芯明”)研发中心正式揭牌。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副处长李向聪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谈及了ASMPT选择临港的多项因素,而整体背景在于,“这家公司主要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设备,当时也是他们想大规模进军国内市场,因为他的很多客户都在中国、在临港。”
ASMPT集团全球副总裁、中国半导体业务首席执行官许志伟在一场座谈会上表示,在集成电路封测设备行业,ASMPT从2002年起就一直牢牢地占据了行业第一的位置,客户覆盖全球主要的半导体IDM、封测厂。2022年,集团全球营收约25亿美元,其中在中国区域半导体设备销售超过40亿元人民币。
2018年以来,半导体全球化产业格局一直朝着“产能本土化、供应链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第一”的方向改变。许志伟强调,“但我们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未来的看好没有变、对中国外资营商环境的看好没有变、对‘布局中国、深度本土化’的决心没有变。”
许志伟表示,ASMPT在临港投资建设一个先进国产化的半导体组装和测试设备供应基地,是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将原本仅负责销售业务的中国的分公司,打造成具有研发、组装、销售、服务功能的全功能性总部。“未来将努力整合自身资源,带动上下游客户、供应商以及国际合作伙伴聚集临港。”
除了成熟的龙头企业、大型企业,科创“满天星”在临港新片区也密布闪光。2023年2月在临港新片区成立、当年连续获得5轮融资的人形机器人公司智元机器人,落户临港半年即推出首款人形机器人远征A1,8月18日,这家公司又正式宣布了位于临港的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计划10月出货。
在全球前沿产业人形机器人的赛道上,临港的创新企业没有掉队。智元机器人更是直言,公司唯一对标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就是特斯拉,并在商业化上实现了领先。
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兼营销服副总裁姜青松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临港新片区为智元机器人前期的发展提供了很大助力,“包括我们的工厂,因为目前我们工厂就在临港,同时场景化方面我们也跟临港进行合作,比如像一些交互服务场景,临港就提供了很好的试验场地。”他表示,随着接下来公司产品实现商用化,“相信合作的范围会更广。”
李向聪强调,近年来临港已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与“发动机”,未来继续保持这样的态势,“需要本地企业的成果释放,以及对大型企业的继续引入。”他补充道,临港新片区的发展正在从“建设期”转向“运营期”,未来将更有能力承载更多创新创业之人来到临港、更多产业群集聚临港。
作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前沿产业招商中心的负责人的李向聪还补充了一点,“尤其在集成电路、智能汽车、民用航空等领域,临港目前已经具备非常强的吸引力,让一些国际企业想要融入中国的产业生态。”
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该产业是临港新片区投资规模最大、产业集聚度最高、产值增长最快的先导产业,产业规模从2019年的不到10亿元到2024年有望突破400亿元,未来三年产业总规模目标力争实现800亿元。目前,临港新片区内各类集成电路企业300余家,随着集群效应的显现,每年新增集成电路项目超过50个。
8月19日,临港新片区东方芯港五周年大会现场。
年轻的城:功能日益完备
“产业类的项目建成导入后,入驻进来的企业带来了员工,其中一批人已经选择在临港安家,这对临港新片区来说,是完完全全新增的人口。”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商旅处副处长朱峰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近年来临港人气越来越旺的因素之一,是“新临港人”的到来。
临港新片区成立至今,实有人口从成立之初的约44万人增至如今的约60万人。另一项数据则显示,五年来,新片区旅游行业累计营业收入50.31亿元,累计接待游客2925.27万人次,在此基础上力争2025年实现年接待旅游人次达到1500万人次。
这座年轻的城在以何种态势发展,从而吸引和承载更多的人汇聚于此?
吴晓华在上述东方芯港五周年大会上提到了部分理由:5年来,我们全面实施“人才筑巢工程”,累计引进入户人才9.7万人,实有人口累计增长16万人;我们全面完善城市功能活力,新开办学校33所,新增商业设施面积91万平方米,举办各类文体旅活动赛事;我们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工地数量445个,新改建道路开工总里程205公里。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持续将人才关注的落户、住房、医疗、教育等生活要素作为新片区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产业吸引人,以服务留住人才。”而随着“东方枢纽”的建设,东方枢纽的建设,临港新片区将实现“地、路、铁、空、海”一体的高度便利化,临港将距离每一个人更近、距离上海更近、距离世界更近,“迅速拉近企业与全球合作伙伴的距离。”
总投资超过23亿元、十二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上海滴水湖学校(筹)正在建设中。
值得一提的是,年轻人是临港这座年轻的城的主要吸引对象,而如何让城市和年轻人更匹配?这是临港新片区城市功能建设的主要方向之一。
8月15日,作为上海“十四五”重大旅游投资项目之一,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馆耀雪冰雪世界获得了上海市唯一一张滑雪项目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当天实现开板,并将于9月6日开业。当天,恰逢“悦动滴水湖杯”2024斯诺克明星城市巡回赛(临港站)即将举办,世界著名斯诺克运动员罗尼·奥沙利文、杰克·琼斯等人也来到了现场。
“我们在逐步摸索究竟什么才符合年轻人的需求,实际上年轻人的需求变化也非常快,我们也是紧跟年轻人的潮流变化,来更好地把年轻人需要的元素在临港落下来。”朱峰表示。
截至目前,临港新片区的文体旅项目不断积聚,功能布局已逐渐均衡。临港将文体设施与商业设施、公服设施、生态设施等多种功能的城市空间相复合,建设高效集约、功能多元的高品质新城。
就文体设施而言,五年来,新增临港演艺中心、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滴水湖剧院、青少年活动中心剧院、朵云书院·滴水湖店、字里行间·器山书局等11个文化设施。建成了临港足球综合运动中心、环湖景观带户外体育场、绿丽网羽中心、黄日网球中心等10个体育设施及场地。
临港同时也在提升旅游服务能级,举办各类商文体旅活动。滴水湖烟花秀、迎接第一缕阳光滴水湖迎新跑、“临港·遇见爱”主题系列活动、2024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临港分会场、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绽放”颁奖典礼、上海帆船公开赛、斯巴达勇士赛和儿童赛、铁人三项赛和泳渡挑战赛、强悍泥人障碍挑战赛、永劫无间职业联赛等节庆活动及赛事均在临港落地。过去的五年里,各类商文体旅活动共吸引参与人数达120万人次。
临港人气究竟如何?位于滴水湖东岸和西岸的两家“一尺花园”门店有着非常直接的体现。一尺花园合伙人张梦翔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一尺花园东岸店于2023年8月20日开业,近3个月后西岸店也正式开业,“我们原本设定了6个月到1年的爬坡期,但这两家店的实际营业情况却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两家门店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西岸店单日最高营业额达到13.6万元,单日最高客流5000人;东岸店单日最高营业额13.5万元,单日最高客流2200人。“东岸店去年8月20日开业,我们当时觉得客流应该会比较少,但是没想到第一周就迎来特别大的客流,基本上每天的单日营业额都在6万元-8万元。随后到9月底‘双节’的时候,门店的客流冲击力更大。”东岸店店长杨启焙表示,最初门店在人员配置、物料准备上甚至都是不匹配的。
一尺花园(滴水湖东岸店)。
“一尺花园的门店其实在刚开业之后都会有一个比较迅速的态势,但滴水湖这两家门店有一个特质,和其它同类离市区相对偏远的门店相比,它们的营业额一直很稳定,除了节假期会特别高之外,实际上周一到周五它的营业额也是很高。”张梦翔提及,尤其在客流更多的西岸店,“现在在我们所有的门店中,它经常能做到营收第一。”
临港新片区未来还会吸引多少人的目光?凭借其个人工作的感受和判断,来临港已经16年的朱峰相信,“接下来‘十四五末’和‘十五五初’的时候,还会有一个比较大的人气变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