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晚间,平安公布了2024年半年报。
看完这份财报,可以把平安上半年的表现总结为一句话:扎实稳健,平安非常“平安”。
1、稳健经营,“平安”增长
先来看平安总体业绩表现。上半年,平安归母营运利润784.82亿元,年化营运ROE16.4%,净利润同比增长了6.8%至746.19亿元。在整个市场下行周期里,平安这个成绩其实是超出部分投资者预期的。
分业务板块来看,三大核心业务,寿险及健康险、财险和银行都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状态。尤其是寿险板块,上半年新业务价值达成223.20亿元,同比增长11.0%。上半年平安通过代理人渠道转型和队伍结构优化,渠道新业务价值增长10.8%,期末寿险代理人数34万,远高于月均代理人数30万人,触底回升。这说明平安的寿险改革,成效逐渐释放了。而且在更高的从业人员标准指导下,寿险还有相当长的增长周期。
再来看分红。一直以来,高分红是平安的优良传统。今年上半年,平安将向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现金0.93元,继续着去年的高水平分红。这对投资者来说,在复杂经济环境下还能注重股东回报,保持高水平分红,其实就是平安经营韧性和信心的体现。而且目前股价股息率已经6.2%,坐等分红的投资者们,可以安心睡大觉了。
总体来看,平安上半年的业绩表现还是让人比较满意的。毕竟整个上半年对保险业来说几乎都是“逆风局”。行业层面,“报行合一”政策让销售人员的佣金大幅下滑,从业人员急剧减少。政策层面,低利率环境下,产品销售难度大大增加,监管政策变化和市场竞争加剧使得全行业剧烈震荡。
平安能在这一周期里“平安”增长,足以见经营的稳定和稳健性。而稳健经营,才是当下中国市场最需要的品质。
2、医疗养老展双翼,撬动“新质生产力”
当然,当下的保险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正在发生作用,这对企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会。
宏观层面上,上半年三中全会聚焦金融工作的两大任务: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出多项改革举措,对医疗和养老两大社会事业提出针对性意见,强调要“老有所养” 。这对保险企业来说,都是新的发展机遇。
政策层面,寿险预订利率调降,利率上限或从当前的3%降至2.5%,分红险预定利率上限或从当前的2.5%降至2%。这对企业来说,利率调降有利于降低负债成本。
此前,已经有部分险企下架了预订利率3%的寿险产品,可以预见在行业逐步跟进之后,企业经营弹性将得到提高。
而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里,平安的优势就是“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并行的战略布局。
综合金融方面,目前平安个人客户2.36亿,其中其中持有集团内4个及以上合同的客户占比24.9%,留存率达97.8%。
医疗养老方面,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65岁以上的人口超2亿人,但人均医疗支出与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但平安打造的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已实现和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合作覆盖,可以为中国老人提供“到线、到店、到家”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另一方面,医疗养老和金融主业实现了相互赋能。今年上半年,平安28.6%的新增客户来自医疗养老生态圈。截至6月,平安2.36亿的个人客户中有超过63%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客均合同数约3.36个,客均资产管理规模5.75万元,分别为不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的1.6倍、3.8倍。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在平安“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驱动下,加上平安“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三省服务,平安的客户粘性和忠诚度都在提高。
可以说,医疗养老板块,已经成为平安的“新质生产力”,这是平安最明显的优势。
另外,还要一个板块,平安的潜力还很大,就是投资端。这次财报没出来前,大家一直担心投资端,但上半年平安投资组合规模已经超过5.2万亿,较年初增长了10%。上半年年化投资收益率达到4.2%,跑赢大多数同行,是没问题的。
总的来说,上半年市场风云动荡,但这份半年报,平安让大家看到了他的韧劲。
稳定的业绩,让市场坚定信心;战略上的优势,让未来充满期待。下半年,随着宏观政策逐步发挥效应,以及平安自身能动性增强,年终业绩想必会有大的惊喜。
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曾说:“正处于叩问初心、承前启后、规划新征程的重要节点”。而现在的目光,就是期待平安继续深入业务改革,坚持“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和“三省”战略,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里继续拔得头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